电商为笔讲好茶乡新故事
日前,“青岛乡里乡亲”喜爱的系列社会典型案例发布,西海岸新区海青镇共富海青茶食工坊负责人丁诗雅凭借在电商助农、文化传承、公益服务等领域的突出贡献,入选“青岛乡里乡亲”喜爱的农村社会事业网络达人典型案例名单。
她用创新思维打破乡村发展壁垒,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不仅让家乡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她以责任担当传递乡土温情,在发展企业的同时热情参加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丁诗雅这位80后“新农人”,用实际行动为“北茶之源”海青镇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要让家乡的农产品走出去!”这是丁诗雅走出大学校门时,在心中立下的誓言。2020年,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丁诗雅敏锐地捕捉到电商直播的发展机遇,带领团队扎根海青镇,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创新推出“直播电商+农产品推广”模式,为农产品销售注入了新活力。
这一模式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疫情给农产品销售带来非常大冲击,许多农户面临产品积压的困境。关键时刻,丁诗雅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农民主播主动开拓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多个直播平台,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用真实场景打动消费者。
2022年冬天,一场“白菜保卫战”让丁诗雅的名字深深刻进了海青镇农户的心里。当时,当地白菜种植户遭遇滞销危机,看着地里成片的白菜卖不出去,农户们愁容满面。得知消息的丁诗雅连夜调集团队,在菜地里架起直播设备,双手冻得通红仍坚持直播:“家人们,这是咱海青镇的白菜,甜脆多汁,都是农户们的心血!”
凭借这份真诚与坚持,短短两天时间,150万斤滞销的大白菜就售罄,农户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2022年,丁诗雅团队实现出售的收益7000万元,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
2025年,丁诗雅整合全镇农产品资源及青日潍特色好品,线上开发“海青上品”小程序,拓展网络销售经营渠道;线下开设“海青上品”旗舰店,打造直播带货培训基地。如今,“海青上品”小程序累计销量已达3万余单,销售额80余万元。海青镇已有50余名本土主播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用方言讲述家乡故事,让海青茶等特色农产品逐步成为“网红爆款”。丁诗雅用电商这把“钥匙”,真正打开了海青镇农产品“走出去”的大门。
“乡村要真正‘活起来’,不能只靠农产品销售,必须深挖特色资源,打造可持续的产业链。”在电商助农初见成效后,丁诗雅开始思考乡村发展的长远之路。2023年,她立足海青镇茶产业优势,与当地镇级共富公司深度合作,创办了共富海青茶食工坊,走出了一条“农业+文化+电商”的融合发展新路径。
走进共富海青茶食工坊,阵阵茶香与麦香交织。在这里,丁诗雅带领团队深挖海青茶的核心竞争力,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创新推出“抹茶+”系列新产品。选用本地优质抹茶粉,搭配精制面粉、牛奶与蜂蜜,以纯手工工艺制作的抹茶馒头,既保留了馒头的经典口感,又增添了独特的茶香,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此外,工坊还通过直播带货,为海青镇坳里村特色花饽饽拓宽销售经营渠道,让乡土美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自运营以来,共富海青茶食工坊已实现销售额1000余万元,带动2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更让坳里村村集体年收入增加40余万元,真正的完成了村集体、村民、商街企业三方共赢。2024年又在甜河村开设共富茶食联营工坊,主要生产老面馒头,日均产量达5000多个,这一创新模式被新华社、人民网、经济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成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板”。
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丁诗雅更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依托共富海青茶食工坊,她开设了“非遗大课堂”,定期开展花饽饽制作技艺培训、茶食文化研学体验等活动。孩子们在课堂上亲手揉捏面团,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成年人通过学习技艺,掌握了增收新技能。在丁诗雅的不懈努力下,海青抹茶花馍相继入选2023“山东手造·优选100”产品、2025青岛网红农品,不仅成为海青镇一张亮眼的文化名片,更让传统手艺真正变成了致富“金饭碗”。
“做企业不能只追求利益,更要记得回馈社会。”这是丁诗雅常说的一句线年便已开启——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她,怀揣着“用专业助人”的朴素理想,创立了兜爱义工小站。从那时起,她就一直行走在公益路上,截至目前已组织并且开展近百场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
2021年,丁诗雅在兜爱义工小站的基础上,推出“居家就业培训计划”,关切残障人士群体。丁诗雅亲自授课,教授电商运营、直播带货等知识,帮助残障人士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居家增收。
2023年,丁诗雅响应工委统战部号召,加入海青镇新联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每逢冬至,共富海青茶食工坊里总会洋溢着温暖的气息——丁诗雅已连续2年承办“冬至‘饺’好运 茶香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邀请环卫工人来到工坊,品尝热气腾腾的抹茶水饺和香醇的海青茶。“天气再冷,吃着这饺子心里也暖。”一位环卫工人的话,道出了这份善意带来的感动。
如今,丁诗雅的善举已带动慢慢的变多的人参与到乡村公益事业中,形成了“人人愿为、人人可为”的良好氛围。面对“山东省乡村好青年”、“青岛乡里乡亲”喜爱的农村社会事业网络达人等荣誉,她始终保持谦逊:“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更加多人一起一起努力。”
从电商助农的“开拓者”,到产业融合的“创新者”,再到乡村公益的“践行者”,丁诗雅用不懈的坚守,在海青镇的沃土上种下希望,收获成长。如今,茶农在田间架起直播设备,村民在工坊里揉制茶食,孩子们在非遗课堂上传承文化……这些生动的画面,正是她为乡村振兴作出的努力。
未来,这位80后“新农人”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更精彩篇章。

